奥的斯、三菱、日立三大电梯品牌策略对比分析-尊龙凯时

行业三巨头品牌策略分析
奥的斯(otis)、三菱(mitsubish)、日立(hitachi)这三大电梯品牌占据了国内电梯行业的头三把交椅,是什么原因呢?当前国内电梯生产企业有500多家,品牌也达到300多个。而这三家电梯公司在国内的每年销售总量却超奥的斯(otis)、三菱(mitsubish)、日立 (hitachi)这三大电梯品牌占据了国内电梯行业的头三把交椅,是什么原因呢?当前国内电梯生产企业有500多家,品牌也达到300多个。而这三家电梯公司在国内的每年销售总量却超过了中国电梯市场的50%。我想把他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 (1)历史原因
  根本上讲,中国的电梯工业在60年代就开始上路了,那时候风光的国有四大电梯厂,上海电梯厂、北京电梯厂、天津电梯厂、广州电梯厂出产的电梯质量可靠,技术过硬。进入80年代 80年待初,北京电梯厂跟迅达合资了,从经济效益和推动中国的电梯发展,这次合资是最成功的,由于合资后期中瑞双方就股权等一些列问题未能达成意向,原迅达解体,衍生了一大堆电梯企业,如今比较知名的江浙一带和上海附近的电梯厂如康力、申龙、巨人、赛诺瓦、江南等基本上都来自迅达原有的零部件供应商。
  80年代中,天津电梯厂跟奥的斯合资,就是今天的天津奥的斯了;上海电梯厂跟三菱合资,就是今天的上海三菱。这两家厂。天津奥的斯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就走入了迅达的老路,又造就了一批新新的民营电梯企业。而上海三菱则在江浙一带带起了无数电梯零配件公司。目前上海三菱依旧有中方控股,这是比较成功的,但就长期和国家工业的角度而言,品牌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,所以上海三菱应该继续加大力度打造上菱品牌,而不是整天打着三菱的幌子。以今天上海三菱的知名度,完全有能力开发自己的品牌了。
  80年代后期,广州电梯厂与奥的斯合资,1年不到就夭折了,合资基本未能成功,日本日立从三菱的成功看到了机会,很快与广州电梯厂达成了合资意向,96年合资的三个电梯厂就建立起来了(广州广日电梯——中方控股、日立广州——日方控股、广州日立——日方控股),总体是各50%。1998年,三个公司并称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(广日和日立双品牌),广州电梯厂改名广州广日电梯工业公司,生产广月牌电梯,并组建广日集团;2001年,广州广日电梯工业公司收回广日品牌,广州日立电梯生产以“广州日立”标识的电梯和日立电梯,2003年,广州广日集团更换主要领导层,把持有的广州日立的50%股权,其中20%低价转让给日本日立,广日集团开始向电梯零部件制造商和环保行业过渡。2005年,以广州日立为基础,日立组建“日立电梯中国公司”。当然奥的斯也达到了补偿,在广州市机电局的亲自关心下,成立了控股95%的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。

 

  奥的斯在天津奥的斯合作成功候,除了与广州广日,还在杭州与西子电梯合资,就是今天的西子奥的斯电梯,2003年又与江南电梯集团合资组将苏州江南快速电梯,如今苏州江南快速已经拆分了三个电梯企业:苏州江南快速(奥的斯独资),苏州江南嘉捷(江南集团)、江南富士(江南集团),应该说与奥的斯与江南的合资是不成功的的,但是通过这次合资奥的斯把旗下express品牌推倒了中国,随后又与西安电梯厂合资建立西安安迪斯电梯公司(2007年并入苏州江南快速)、2004年底又与四川通快合资建立四川快速电梯。同时在lg集团有意退出电梯市场的情况下,又收购了韩国lg电梯公司,间接收购了位于大连的lg电梯公司,在中国推出了新品牌“星玛”。
  三大电梯品牌在国内已经坚不可摧了,而四大国有电梯企业却无影无踪了。这两年连广日也逐渐淡出国内市场了。
  (2)传统思维
 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决定了新的电梯品牌很难被认可。上述三大电梯品牌已经深入人心。一般政府、开发商选择电梯都倾向这三个品牌。中国人都是比较传统的,认为永久了的东西或者存在时间长了的东西一定没有问题。其实这跟鲁迅先生小说中的“麻木”是一回事。
  (3)推卸责任
  反正那么多楼都是这三个牌子,作为项目负责人、采购经理。选择三菱,哪怕出了问题也不会担责任,但是选择新品牌就很难讲了,即便当初采购的价格便宜,性价比好。恐怕也没有一个人会说这个采购经理的好。唉,中国的官本位主义真是扼杀新生命啊。
  (4)政府有过
  看看这些政府采购的招标文件,有多少招标文件里面没有“要中外合资品牌”这几个字的?哪栋市政府办公楼不是用的进口电梯?因此就这几年民族品牌电梯得不到发展,政府是市场最大的黑手。举个例子吧,2007年,上海地铁900多台扶梯招标,有用过一台国内品牌的吗?你说国内的扶梯不行,那么康力的扶梯为什么能卖到韩国地铁、西班牙机场?柏林特的电梯也卖到了俄罗斯等国家的机场。问问我们的奥运工程,用了几台民族品牌电梯?尤其是广州亚运会,居然出台文件规定非外资品牌不要。真不知道广州市政府是的领导们怎么考虑问题的。
  (5)市场网络
  由于80年代-90年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20年,电梯行业的销售网络也是那几年组建的,而且由于电梯的专业性,所以新品牌电梯进入都得通过三菱、日立、奥的斯的渠道走.
  (6)电梯质量
  (7)知名度
  好了列一下这三大品牌小机房电梯曳引机和控制柜的主要技术来源:
  天津otis:型号:sky 曳引机:沈阳蓝光、控制柜:上海新时达(step)(3100-r)上海三菱:型号:lehy-ii,曳引机,上海三菱控股配件厂、控制柜:自己研发。广州日立:型号:hgp 曳引机:沈阳蓝光技术(购买了组装线)、控制柜:广州日立控股的日滨科技。

国外电梯技术与中国电梯技术之比较

来源:国际电梯网

  电梯出现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,在这100年的历史中全球电梯技术飞速发展,中国也从无到有,现在中国的电梯技术已经融国际先进技术与一体,形成了特有的电梯技术系统。

  国外的电梯技术主要是三大系列:
  1、美国技术;
  2、欧洲技术;
  3、亚洲技术。

  美国电梯技术是以otis为主的电梯技术,其中包括加拿大。美国技术始终保留先进技术,所以从没有将最先进的电梯技术在世界各国应用。

  欧洲电梯技术是国际上应用最广的电梯技术。在全球欧洲电梯技术以电梯耐用而称著,一般电梯寿命为25年。加上欧洲人比美国人市场先导性好,所以在全球进行合资合作,使欧洲电梯技术成为国际通用技术之先锋,同时欧洲电梯标准也为国际电梯标准。

  亚洲电梯技术是以日本为主导的电梯技术。而日本由于对用户心理掌握的好,所以以舒适性好而闻名。但是日本为了自身利益考虑,所以虽然使用时的舒适感好,而电梯寿命只有欧洲电梯的60%,保证使用寿命只有15年。

  中国的电梯技术吸取各家之长,无论在电梯舒适感与电梯寿命方面均同时采用欧洲以及日本的长处,使电梯寿命长而舒适感好。这可能是中国人儒家思想影响所特有的。

  在尊龙凯时的技术支持及尊龙凯时的售后服务方面,以欧洲为最,中国比较差,其原因是中国服务队伍素质没有跟上用户的需求。 为此中国用户选择电梯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电梯的舒适感,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梯的寿命及实用性,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择合适的电梯产品。当然在与供货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考虑尊龙凯时的售后服务,以确保电梯使用安全及设备寿命。

尊龙凯时 copyright © 2011-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西德电梯有限公司 尊龙凯时的技术支持:群诺品牌顾问

 

网站地图